楼主: 地鑫泉

【转载】川陕革命根据地铸币的版别与辨伪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0: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12.小实星2式。特点,双人“陕”,草头“共”,斧刀双钩、刀柄斧口(闭口),无岛,小球21mm,径线五条(图34)。

13.小实星3式:特点,简“陕”、草头“共”、斧压刀,斧刀双钩、刀柄斧口(开口)、半岛、小球21mm,径线五条(图35)。

14.小实星4式:特点,简“陕”,草头“共”,刀压斧、刀柄斧口(开口),无岛,儿字“四”,大球22 mm,径线四条 (图36)。

15.小实星5式:特点,简“陕”,草头“共”,刀压斧,刀柄斧口(开口)无岛,八字“囚”,小球21mm,径线四条(图37)。   

16.小实星6式:特点,简“陕”,草头“共”,斧刀双钩,刀柄斧口(闭口),无岛,径线五条(图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0: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17.小实星7式:特点,简“陕”,草头“共”,斧刀双钩,刀柄斧口(闭口),无岛,小球20mm,径线五条(图39)。

18.空星式:特点,简“陕’’,草头“共”,斧刀双钩,刀柄斧口(开口)、无岛,八字“四”(另有“儿”字“四”一式),大球22,径线五条(图40)。

19.套星式1式:特点,简“陕’’,草头“共”,斧刀双钩,刀柄斧口(闭口),无岛,大球22mm,径线五条(图41)。

20.套星式2式:特点,简“陕”,草头“共”,斧刀双钩,刀柄斧口(开口)、无岛、小球21mm,径线五条(图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0: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0: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陕革命根据地从1933年10月开始建立,到1935年这一年多时间里,货币发行量据四川省通江县人民银行1981年调查,1933年至1935年通江苏币流通有:银元、铜元,布币、纸币,其中,银元大约五十万元,铜币大约三十万元,布币大约一百四十万元,纸币大约六十万元,总共苏币流通量大约二百八十多万元。

川陕苏区货币的发行,对活跃当地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冲破敌人封锁,开展物资交流等,起了一定的作用。如果按苏区政权建立(1933年)前后的情况对比来看,大米、猪肉、食油,杂粮及土布的价格均比军阀统治时期有明显的下降,农民的穿着与居住条件也有了改善。过去在地主、土豪、军阀的统治下,川陕劳动人民受到苛捐杂税、地租与高利贷的剥削,红军来了以后,建立了工农政权,随着农业的增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废除了债务,取消了高利贷,工农银行发行了货币,稳定了洋价,稳定了物价,从而保障了在革命战争环境下进行了苏区的经济建设工作,使苏区人民生活有了日益的改善与提高。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虽受到了张国焘“左”倾路线的危害,但绝不能否定川陕苏区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也不能抹煞红军、干部与广大工农群众对革命的贡献,张国焘在土地政策、经济政策、肃反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上均有“左”的错误,在军事上则有右的倾向。当时在经济上“左”的表现是:革命根据地建立初期,在对待私营工商业的问题上执行了“左”的政策,对一般中小资本家也实行征发与没收财产,后期虽得到纠正,然使苏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总的说来,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公营商店较为发展,民营商店较为萧条。这是推行“左”倾政策的结果。这是在经济工作中一个历史教训。

本文着重写了对川陕苏区银、铜铸币的发行情况与版别的探讨,由于我们手头资料有限,写得很不全面,或许有错误之处,敬希同志们教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0: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川陕省壹元银币辨伪

解放前,土地革命时期各个根据地发行的银币,已为收藏家们所重视。当时在川陕苏区流通的银币有:川陕省一元币(1934年)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二角银辅币(1932年、1933年版)。后来在四川成都首先发现有一九三三年版的川陕省一元银币,不久在上海钱币市场也有出现。那时钱币界对这方面还没有经验,有的同志深信不疑。在成都,华西博物馆转辗从收藏家手里购到一枚。但也有人表示怀疑,上海著名收藏家蒋伯埙老先生认为此币是赝品。此外,尚有一九三二年的川陕省一元银币,亦系赝品,以往的各种著作和有关文章中尚未述及。我们多年以来,对中国革命根据地的铸币,曾作了些探讨,如今我们综合了一些资料,对川陕一元一九三三年、一九三二年版辨述于下:

1.川陕苏区不可能铸造1933年的一元银币:

我们首先研究造币厂的开设年月。1933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攻占绥定府后,夺获了刘存厚的造币厂,然后将在达县的造币厂机器搬运到通江后建立了工农银行的造币厂。造币厂开幕时间约在11月底或12月初,因当时适逢川陕省苏维埃第三次党代表大会期间,有些代表曾参加过造币厂的开幕典礼。又据说银元铸造厂是在1934年2月(阴历)、开办的。上述自1933年10月下旬初攻克绥定府到造币厂机器迁运,建厂,开幕以及开办银元铸造厂等日期,其中有些是当时人员的回忆,但在程序上颇为合理。据此不可能在一九三三年内铸造银币。何况现在发现的二十多种版别的川陕一元币都是一九三四年版。由此可见一九三四年版是真,一九三三年和一九三二年版都是伪作。


点评

红色出原为1955,已纠正,非常感谢九加五老师指正  发表于 2013-11-21 21: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0: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2.赝品的版式

一九三三年川陕省一元银币赝品的版式,总的说来和一九三四年版相同,这说明作伪者是以一九三四年版的真品为蓝图的,而在年份上更改一字。三三年版细分其图案与文字,属于套星式、双人陕,业头共,起字从尺、斧刀双钩画(二器之间通)、无岛、五根径线(见图43-1)

一九三二年川陕省一元银币赝品的版式,属于空心式,细分其图案与文字,基本上与1933年的赝品相同(见图43-2)。这说明二种赝品是同一块版模,稍加更动而已。

5.川陕银币赝品系刁某所伪造

我们查阅了有关书籍,施嘉干《中国近代铸币汇考》一书中说:“一九三三年(川陕)一元,此种最近在成都发现,一说或系伪造,待证”。此书未作结论。《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一书中说:“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于四川省通江城郊正式成立川陕省造币厂,铸造苏维埃银币,现收集到的苏维埃银币有二种:一种是一九三三年铸造的,面额壹元,重26.1克,成色75%;另一种是一九三四年铸造的,面额壹元,重26.7克,成色88%。”此书未说1933年川陕省一元银币系赝品。在四川出版的《川陕省苏维埃时期的银币>和《川陕革命根据地金融史资料汇编》两书中都说:“目前此一问题,已全部解决,证明了市面流行的一九三三年的川陕

省银币,确属仿造。事情的真象是在一九五二年夏季揭发的。据成都某钱商称:“一九三三年版苏维埃银币的仿造者刁姓某。刁于一九四五年至四六年问在成都安乐寺市场以镌铸金银为业。后见一九三三年版苏维埃银元市面甚少,估计如能仿造,定获大利。因以一九三四年版银元图版为兰本,镌刻1933年版模一枚。仿造的结果,非常精致,老练的收藏家都很难肯定它是否仿造。”至于1932年的赝品,其版模与1933年赝品基本相同,仅在星式上略加更动,亦系刁某所伪造。但此类赝品仅造出数枚而已,伪造者知道造多了不值钱。伪造土地革命时期老根据地发行的银币有几种,本文只限于川陕苏区,故其他的不叙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4 10: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钱币的知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