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10|回复: 0

五彩瓷器的兴衰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9 15: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彩瓷器,产生于北宋晚期,产地,只留下汉语拼音hong,jiang.的实据线索。在对汝窑进行改进时,成功地在卵白色汝窑上创烧了五彩。描金汝窑五彩,印花汝窑五彩,贴花汝窑五彩,汝窑刻花、划花五彩,汝窑素五彩,它的简称是历史上著名的【宋五彩】,也称之为【汝窑五彩】。从诸多器物上看,它的技法已相当成熟,更是制瓷业历史上巅峰时期的正统的代表瓷。基本色调以红 、黄、绿、蓝、紫五色彩料为主,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以釉上彩的装饰方法。它的存世器物珍稀。
清代五彩人物故事棒槌瓶,年代:清早期,艺术类别:五彩,表现形式:瓶,品相:全品,内容:人物故事.藏品尺寸/规格:高48.6厘米。

硬棒槌瓶,又称圆棒槌瓶,主要指康熙年间的式样,盘口,短直颈,圆折肩,圆筒状长腹,圈足,底部多为平切式二层台。大小不一,高者约70厘米,矮者仅有十几厘米。

器腹有高矮和粗细之分;粗腹者,器形庄重,高约40厘米;细腹者,器形秀丽。

康熙早期的棒槌瓶,器形偏矮,康熙中期以后的棒槌瓶,器形趋于细长,为了与雍正时期的棒槌瓶相区别,取名硬棒槌瓶。常见的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五彩开光等品种。

方棒槌瓶,撇口,短颈,平肩微折,身成四筒形,长方腹上部略宽,下部稍窄,器底有方形宽足,凹底施釉。现代多叫方瓶。有青花器和三彩器。

软棒槌瓶,是与硬棒槌瓶相对而言,特指雍正初期烧制的一种器形,造型不及硬棒槌瓶挺拔,口外侈,束颈,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足尖圆滑。

常见青花,五彩。清光绪及民国时期方棒槌瓶的仿品较为多见,然胎体较厚重,口边较薄且不规整。了解更多的陶瓷瓷器资讯。

清初,康熙年间在北京皇城设造办处,归内务府所管。清代粉彩、五彩瓷器等,均是由景德镇造模拉胚做成半成品,而后送入宫廷造办处由宫廷画师专填彩描摹再次烧造。由于皇帝的喜爱,很多造办处所产精美瓷器亦有皇帝参与设计。景德镇的瓷业,发展到清代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清代陶瓷之所以能使人为之倾心和陶醉,一是体现了制作工艺的精致细腻,不少作品有一种高雅的格调和雍容华贵的风姿;二是有一种一般民窑无法比拟的优越感,带有强烈的贵族化意味。就五彩瓷来说,华贵深凝是它的总体面貌。

古玩收藏相关鉴定:陶瓷瓷器鉴定 › 明清瓷器鉴定 › 。
13.jpg
14.jpg
16.jpg
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