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77|回复: 0

代表了刘墉晚年小楷水平的七言诗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9 06: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xZ3gxG99QG929Tz.jpg


刘墉书《小楷七言诗》册,6.9cm×11.8cm。
此册录抒情长诗,末识:“丙辰秋有九月重阳二日书于久安室”,署款“东武石庵”。下钤“刘墉”、“石盦”印二方。末页钤“昆”、“虔”连珠印。首页裱边钤“子固之印”一方。后附晚清邵松年跋二段。
“丙辰”为清嘉庆元年(1796年),刘墉时年78岁。
O5Q5iV5ctQVc6WyI.jpg


此册书法朴实沉厚,结体圆整,有魏、晋人遗韵。清人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记云:“文清七十以后,潜心北朝碑版,虽精力已衰,未能深造,然意兴学识超然尘外。”从此册不难看出刘墉晚年书法吸收了北碑的某些特点,在原来圆润遒媚的书法风格中融入方硬刚健的笔法,使其书风为之一变。册后邵松年在题跋中称此册“锋发韵流,有一泻千里之势,而结体圆整,动中规矩”。此册代表了刘墉晚年小楷的艺术水平。
sQ9PFu1qzfT8yTNF.jpg


刘墉(1720—1804年,又作1719—1805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安。《清史稿》有传。工书法,初学赵孟頫、后法魏晋,乃自成家。清张维屏《松轩随笔》评其书云:“貌丰骨劲,味厚神藏,不受古人牢笼,超然独出。”康有为认为刘墉书法“力厚思沈,筋摇脉聚,近世行草书作浑厚一路,未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吾故谓石庵集帖学之成也”。刘墉与翁方纲、成亲王永瑆、铁保并称“乾隆四大家”。
GR6v8vVv1lAoo82A.jpg

ABWAag8ba8Bdsm8h.jpg

N5WWsyQ57w2XczgJ.jpg

qovyaQiQsKKpYaCK.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