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16|回复: 1

青白瓷上的宋人格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6 07: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xihtppI5Wcw6H01v.jpg


“瓷素茶寂琴破音”,是品茶时最美妙的情景,视觉、味觉、听觉开始密集感觉的风势,汇聚思想的流水,涤荡情绪的杂质,审美体验在愈来愈接近于本色时提纯,重回朴素的格调。这格调大概始于宋人点茶,咬盏的茶之花,点出了宋人生活的精致与典雅,是青瓷中的美学趣味。


XUBiF6z4fUFwnpPL.jpg

青白釉刻花盏


宋代留下的五大著名窑口,至今为茶人喜爱。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它们烧造的瓷具,有一个共同的审美趋旨,那就是以“素”为底色。唯钧窑特立,有玫瑰紫、钧红、天蓝、月白等窑变的斑斓,可它的底色仍属青瓷系列,无论窑变如何炫彩,天青则始终固守“素”的美学操守。定白虽不属于青瓷,但它可是素的原教旨。
TGX8gmMv9UQG9x4g.jpg

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

素是色彩之母,众妙之门。如果我们无法免俗,一定要给美排座次的话,那么宋代除了五大窑口之外,还必须补上一个第六大窑口,那就是以景德镇为主流的“青白瓷”烧造窑口。
w7UZq75XoR7UG945.jpg

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浮梁镇烧出一款像怀玉山一样美的青白瓷,真是君子怀玉,这让以素为美的宋风为之倾倒,连皇帝都把自己的年号拿出来赏赐给浮梁镇,从此改称景德镇,烧造青白瓷的底款也必须是“景德年制”四字。
Fp9Z58199poP9690.jpg

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狮枕

青白瓷系出名门,生逢其时,当时南方的越窑青瓷、北方的邢窑白瓷工艺已经很精致了,景德镇得风得水,吸纳了南北瓷窑的烧造工艺,加工了景德镇的好山好水,金木水火土五大自然元素,在景德镇的窑火里运转五行美学,玉般的青白瓷带着哲学的韵致出窑了。一时得到风流名士以及宫廷贵族的喜爱,在书房里静观,在茶室里雅聚,在夜宴上交错夺目,在江河湖海的漂泊中去结缘。
MII53CKiojoiQZIU.jpg

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

景德镇背靠黄山和怀玉山,昌江从安徽祁门县大洪岭深处出发,向南流经景德镇,经鲇鱼山流入鄱阳湖,全长二百五十三公里。这山水孕育了驰名世界的高岭土,这种土,质地坚硬如燧石,花纹温婉如玉石,是烧制陶瓷的上等原料,成为世界高岭土标准,景德镇东埠的高岭村,就是世界高岭土的故乡了。
R1wI4RLvz1i0W78J.jpg

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倒流壶

昌江水借山势落差之美,以柔软的动力带动憨实如牛的水碓,粉粹瓷石。依山而下的排排水碓,作为前工业的动力美学,是景德镇的一道手工业乡景。清人郑凤仪有一首《浮梁竹枝词》写到:“碓厂和云舂绿野,贾船带雨泊乌蓬。夜阑惊起还乡梦,窑火通明两岸红。”乾隆年间主持重编《浮梁县志》的凌汝绵,也有一首《昌江杂咏》:“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舂得泥稠米更凿,祁船未到镇船回。”一个“泥稠”字眼,把个瓷泥细腻的形态,说得明明白白。“造瓷首需泥土淘炼,尤在精纯”,就是要用澄清无杂质的水拌和瓷土做坏,淘洗极精,烧出的瓷质才无杂质。昌江水质纯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G1WdgTShdnC7C0k.jpg

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盒

把玩一件青白瓷那一番被滋润的好心情,就像昌江水从身体里流过,所有人生的杂质,瞬间被冲刷干净。
能产好瓷的地方,亦必有好茶,它们就像一对姐妹,都要有好山好水的滋养。白居易有诗:“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虽然意、句皆俗白,但却有言外之意的延展,是说唐代浮梁镇就是嘉木好茶的旺地,会喝茶的人对瓷品的讲究如茶。本文由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高先生整理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