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44|回复: 0

图解人工沁色与天然沁色古玉有什么不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6 14: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沁色,是指玉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已经其他物质相接处,周边的水或矿物质侵蚀,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
1.jpg
天然沁色

通常来说,和田玉籽料原石大多数是带沁的(沁色只能作为籽料判断的参考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就是说带真的皮色的一定是籽料,带沁色的就不一定是籽料了。 原因是这样的:白玉的表皮较光滑,铁质等一些杂质很难黏附并沁入白玉形成皮色,而在白玉的裂隙,铁质等一些杂质很容易进入,进入后还不易出来,同时裂隙处的白玉质地又较松,就会很容易形成沁色。)
2.jpg
和田玉籽料在河道中的翻滚,遭受河水的冲刷侵蚀,就会产生一些绺裂或肉质疏松的地方,开始慢慢被水中的锰离子沁入,渐渐形成了各种沁纹。
通常沁色分布于籽玉的裂隙和结构疏松、颗粒粗糙松散之处。颜色也很丰富,市面上常见的有黄沁、红沁、黑沁、糖玉等,一般呈团块状、脉状分布,通常可深入肉质达几厘米,颜色自然分布,有层次浓淡的变化,越是往玉质里面走沁色的颜色也就越淡。
人工沁色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水平不断提高,在利用传统染色方法的同时,还引用了效力甚强的新的化学制剂来染色,这就增加了天然和田玉的辨认难度。

3.jpg
1、利用高温加热使玉产生裂纹,再用各种染料浸染。真的皮子颜色会深入玉矿物结构内部,厚度很薄,色泽温润,色调俏艳,颜色丰富自然,皮色与玉肉呈过渡关系。
2、利用现代高分子材料为基料,辅以各种颜料用高压方法沁色。和田玉真的沁色,不管颜色的深浅变化是由表及里、还是在玉石表皮延展,都是有过渡而且是自然的过渡的,是活灵活现的,不死板,真的沁色是自然的是有灵气的。
4.jpg
3、利用化学试剂或化学反应人工制造沁色。人工染色的最显著特征是在裂隙、石性、瑕疵、绺裂处颜色呈不均匀堆积,或颜色均匀鲜艳但外深内浅,没有渐进过渡迹象,浮于表面,光泽暗淡。其用料大多选用质次价廉的杂玉,或青海产、俄罗斯产的磨光料。
鉴别方法
玉石被大自然的雨水冲刷了几千年,被矿石染沁后的缝隙表层一定会比深层的颜色要浅的,而作假的沁色则肯定相反或者里外一个样、没有过渡,真的沁色不管颜色的深浅变化是由表及里、还是在玉石表皮延展,都是有过渡而且是自然的过渡的,是活灵活现的,不是死的,概括的说就是真的沁色有大自然的气息。而且特鲜艳者一般为人工沁色,看着色处是否在疏松部位和纹理处,如果沁色较深者一般也是人工沁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