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60|回复: 0

宣德炉—铜炉史上的巅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4 17: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所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在宣德皇帝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一般铜需四六次提炼,宣德炉铜材竟达十二次提炼)、造型(铜炉形制)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呈给皇上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宣宗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本文中图片来自苏州博物馆。

2.jpg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简洁的造型、高度抽象的线条、精准的几何关系,这些在宋瓷里被运用得炉火纯青的美学元素,在宣德炉上也能寻见端倪。

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吕震战战兢兢地禀告皇上,欲制造出好香炉,铜还得精炼六遍。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宣德皇帝财大气粗,精品意识超强,他当即下旨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炼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于是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经过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极品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

3.jpg

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为世人钟爱,其色的名称很多。例如,紫带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黄象藏经纸的,叫藏经色;黑白带红淡黄色的,叫褐色;如旧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黄带红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还有黄红色的地、套上五彩斑点的,叫仿宋烧斑色;比珠砂还鲜红的斑,叫朱红斑;轻及猪肝色、枣红色、琥珀色、茶叶末、蟹壳青等等,其中以佛经纸色为第一。此外,一些使用了特种工艺制造的洒金、错金铜炉,其价值要比一般的铜炉高数倍。

4.jpg

宣德炉采用失蜡法铸成,经打磨后找不出拼模和铸口的痕迹。其结构分为炉耳、炉身、炉足3部分,造型的差别也在炉耳上得到充分体现,如冲天耳式端庄中正,多用于祭祀;蚰耳式圆融小巧,多安置在书房;双鱼耳式像两尾游鱼,多摆放在卧室;桥耳式灵活的曲线构筑出独有韵味的线条,多放置在课堂书塾。此外,也有的炉不饰耳,通身素光不作纹饰,以尽现宣德炉美丽古朴的铜色和庄重的造型。宣德炉的炉足分圈足、圆乳形三足、方圆形四足等,形式多样,因炉身而异。

5.jpg

值得注意的是宣德炉底款的德字心上没有一横,当时有省一德之称经多方查证也有不省一横的。其款多落于炉外底为大明宣德年制楷书长方形阴文款作六字二排或六字三排,字体秀丽,有晋唐遗风,宣德的德字右侧中间少一横划,是该楷款的特色。此外,也有“宣德年制和大明宣德年制的篆款,皆以小篆出之,字形有王莽“悬针篆”的特色。

6.jpg

宣德炉是明代艺术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仿制的重要对象。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鉴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中的“悬案”之一。


7.jpg

目前我们所说的宣德炉实际上是一种泛称,它并不仅指宣德年间所造香炉也泛指与之形制相近的铜炉。据记载,明代宣炉除了供御用外,也用来分赐给诸王、臣下及京内各郊祭坛,甚至各地的闻名寺院。分布非常广泛以致现在宣德炉随处可见,而真正流传有序的又竟然失落得无迹可寻。从清宫旧藏器看,大部分带宣德款的铜炉都是明中叶以后铸造的,但在年代和工艺上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虽然尚不能确认哪件是宣德三年铸造的真宣,但宫廷旧藏器中,宣德炉作为一类器物是客观存在不容置疑的。

8.jpg

宣德炉因其铸造精良、工艺考究、造型古朴,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身,明清以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的古玩艺术品,并成为艺术品市场的热门收藏品类之一。提到铜炉,就不能不提享誉盛名的宣德炉。明代宣德炉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制铜史上的新篇章,其精密温润的材质、典雅圆润的造型,可谓优冠诸炉,甚至被明清文人誉为文玩之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