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79|回复: 0

清代沈曾植书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8 08: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称为“一代硕儒","三百年来第一人","同光朝第一大师”的沈寐叟,沈曾植先生是也。清末民初书坛,沈曾植当推为巨擘。康有为素来自负,但多次在文章中提及沈对他书法的影响,对沈氏极为推崇。认为其“行草书,高妙奇崛,与颜平原、杨少师争道,超佚于苏黄,何况余子”。王国维为“沈门三君子”之一,与晚年沈曾植先生接触较多,经常看沈氏作书,曾有诗赞沈的书法:“古意备张索,近势杂倪黄”。王邃常先生回忆说:“先生晚年自行变法,冶碑帖于一炉,参分隶加以变化,益见古健奇崛”。后学弘一、余绍宋、郑诵先、马一浮、谢无量、陆维钊、沙孟海等人均受其书风影响。

寐叟是晚号,他的大名叫沈曾植,1850年生于浙江嘉兴,比康有为大8岁。

1.jpg
2.jpg
沈曾植为学博雅,知类通达,开物成务。精通史学、法学、经学、考据、道藏、佛学、乐律等学问,识见宏远,被赞为“同光朝第一大师”。

沈氏一生大部分时间用于政务和学问上,书学乃是余事,但先生学养深厚,笔下生风,别俱面?。金蓉镜称:“先生早精帖学,得笔于包安吴,壮嗜张廉卿”。即说沈氏早年学淳化阁帖,二王及唐楷,后得益于包世臣、张裕钊。马一浮说先生还学习过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

沈先生学书经历比较复杂,在先生的题拔书信中,可见先生钻研过 章草、简牍和经体,其中还有黄山谷和米芾的影子。先生写字强调变化,抒发胸中之奇,几忘纸笔,心行而已。受到当时书法界的推崇,海内外求其字者颇多。先生以草书著称,取法广泛,熔汉隶、北碑、章草为一炉。碑、帖并治,尤得力于“二爨”,体势飞动朴茂,纯以神行。个性强烈,为书法艺术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境界。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沈寐叟的书法,是碑帖结合的一个范例。他早年学包世臣,学二爨,后来喜欢张裕钊,这种路径搁在一般人早就写“死”了——写爨的成爨体,写张裕钊的成南宫体,但沈寐叟能脱出来,完全是因为他学问太大,学通了,堵不住了……

9.jpg
沈寐叟的书法价值,在于他的探索与突破。碑帖结合是沈寐叟的书法道路,当今和未来,书家若有大的作为,也必然要走这条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