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46|回复: 0

最美花器提梁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1 16: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angyong195 于 2019-3-11 16:46 编辑

看惯了顾景舟大师的提璧壶、此乐提梁壶、鹧鸪提梁壶等光素提梁名器,今天我们来看紫砂大师们的花器提梁壶,来尊享花器提梁的雕镂贴塑盛宴。
一、松竹梅提梁
▲何道洪 松竹梅提梁
此壶以松竹梅为主题,运用多种泥色和塑、贴、刻等多种技法制成。
段泥圆筒壶身,挺括雅洁。壶盖如竹节,贴塑褐色松段作纽,上饰松果数颗,几簇松针。针叶历历,两只刻划细腻的小松鼠戏于其间,生动可爱。
深褐色梅干做成提梁,瘿结错落,壶身一面饰绿梅数朵,壶体另一面饰竹叶数片;以墨绿竹段为流,屈胥有致,妙不可言。
切贴地表现出翠竹冲虚简静,妙粹灵通,梅树冰肌铁骨和松的坚毅不拔,坚贞不屈的高贵品格。
二、梅竹双清提梁

▲何道洪 梅竹双清提梁
此壶以梅竹为题材,整器清新自然,壶身圆润淡雅,竹段提梁上嫁接梅段延伸至壶身,流畅自然。梅段钮接竹叶圆鼓嵌盖,饱满的竹段嘴与整器极度和谐,令人心生清风。
三、竹寿提梁
▲何道洪 竹寿提梁
此壶用竹子和寿桃表示祝寿,做工精美,寓意更好。壶底平整,肩部圆润,自上而下逐渐收敛,流光溢彩。
圆滑饱满的壶盖嵌入壶身,一颗寿桃为钮,精美动人。两轮竹节屈曲为流,更显可爱自然。提梁把纵贯前后,竹节粗细过渡,大方得体。壶身上贴塑的桃花枝叶,逼真曼妙。
四、五代同堂提梁
▲汪寅仙 五代同堂提梁
此壶的灵感来源于“桃子”的长寿寓意,壶身呈一只硕大丰满的仙桃造型,桃子的尖端处理成壶嘴,壶腹塑一弧线,拟鲜桃之纹,别具生机。
提梁化作一株苍劲的枝干,纹理清晰,蛀孔自然,力道十足。提梁与壶身连接处,饰以别致小巧的桃花,三只可爱的小桃颔首欲滴,桃叶从旁舒展开来。
一颗熟桃衬于翻卷的桃叶之上,形成壶盖,与壶融为一体。此件作品中,大桃小桃汇聚一堂,蕴含着“五代同堂”的天伦之乐。
五、南瓜提梁
▲汪寅仙 南瓜提梁
壶以优美的瓜形为壶的主体,有劲的瓜藤塑作提梁,瓜蒂为钮,叶卷成壶嘴,别具生势。
藤须和瓜叶缠攀自然,婀娜多姿,一只小瓢虫伏于瓜叶之上,生气盎然。半个南瓜形为杯,墨绿泥制的瓜叶作托盘,格调高雅。
▲汪寅仙 南瓜提梁
六、斑竹提梁(1)
▲汪寅仙 斑竹提梁
圆竹段壶身,采用倾斜的曲线,提梁把手为双枝交叉,又富于变化,其竹稍延长线化于壶身竹节之中,以明接手法处理,清秀挺拔。一段三节弯竹为流,似嵌于壶身。
以陶刻刻画出斑驳竹之伤痕,以泥绘螺旋纹饰壶,跳跃出一个个紫红色的斑点,犹如湘妃竹,不仅打破单色的沉闷,而且平添一段人文故事。
盖面修竹以正、侧、反、残、嫩等姿态为之。壶纽为一墨绿色的鸣蝉,鸣于高枝,是为点睛之笔。整器柔中带韧,动势逼人,使此壶增加轻盈之感,自然之风。
七、斑竹提梁(2)
▲汪寅仙 斑竹提梁
八、仙桃提梁
▲汪寅仙 仙桃提梁
此壶通体红润明亮,喜气而不俗艳。丰腴鲜熟的大桃为壶身,利落地向前延伸出流,挺秀可喜。
壶腹一溜饱满弧线,更加生动刻画出,桃果鲜嫩丰硕的模样。三叉桃干提梁拙朴老练,夸张凸起的老干结头,不仅丰富视觉感,也产生寓于形外的延伸想象。
九、绞竹提梁
▲吴云根 绞竹提梁
此壶为吴云根创新之作,也是其存世极少的杰作。
提梁以两根竹枝缠合一起,既增加了提梁的强度,又使提梁没有臃肿感,与身筒相配十分稳重,并且与小竹枝相绞合的壶钮相呼应。
▲朱可心绞竹提梁
竹段壶身,以线条表现结构,增强了壶的层次感。三弯竹段嘴,舒展自然。
壶体量较大,十分难得。选用紫泥,泥色包浆纯正,更加凸显了绞竹提梁紫砂壶的神韵。
十、梅花提梁

▲周桂珍 梅花提梁
梅花提梁,手法简净而神韵独富。壶身是扁圆形,右侧伸出一枝梅干,左弯形成提梁,而梅稍贴于壶身,枝稍新梅绽开,朵朵饱满,壶嘴是一枝梅干,与提梁相呼应。
老梅的雕塑,工写结合,形神兼备,特别是那一朵朵绽开的梅花,饱满得像有水分在流淌,令人感到整个壶都充满勃勃生机,乃一壶在手兴味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